週一, 29 四月 2024
- - - - - -
A+ R A-

生魚片食用安全性的認知
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目前外食人口眾多,餐食的選擇性更多,但食用的安全性仍是消費者最基本的要求。運用新鮮的食材,經過適當的烹調,才能製備品質優良的菜餚;然而生魚片並不需經過加熱的程序,因此其新鮮度就直接影響到其肉質及風味,而新鮮度則是取決於生魚片保存的溫度及時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儲存溫度方面是越低越好,以延緩自家消化酵素的作用及污染微生物繁殖的速率,但要保持在凍結點以上方可避免冰晶形成而破壞肉質,因此 2℃的效果比 8℃要好,可更有效保存其鮮美的肉質;多數(94%)的受測者知道儲存溫度對生魚片的品質有影響,但了解冷藏溫度越低越好的受測者比例則減少至 85%。魚類本身酵素的分解作用(自家消化)及外來微生物所致的蛋白質分解 (腐敗作用),會共同導致魚肉肉質的軟化。魚肉組織與畜肉組織不同,魚肉結締組織(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)量較少,且肌纖維短(約為畜肉的十分之一以下)、分布稀疏,是魚肉肉質容易軟化的主因;魚本身的蛋白質分解酵素活性強,死後易分解魚體;且魚肉表層缺乏如畜肉的脂肪層和筋層,細菌易於入侵分解魚肉,因此在同樣的溫度下,魚肉較豬肉更容易腐壞,有 20%的受測者答錯。

            存放的時間越久,隨生魚片表面的細菌增殖而使安全性下降,且魚類本身的酵素作用也會逐漸分解魚肉纖維,使魚肉失去應有的彈性,肉質及口感均變差,因此魚的新鮮度對生魚片的品質有絕對的影響,絕大多數 (97%)的受測者都有此認知。若魚塊已不新鮮至明顯有異味、肉質鬆軟無彈性,則不應再用以製備生魚片,或消費者在品嚐時發覺有異味、口感不對也不致吞下;但實際上由於魚種不同,同樣的細菌數所顯現的徵狀並不盡相同,若其菌數已偏高,但外觀、氣味、口感均尚可接受,則對某些抵抗力較差的人仍會引發中毒(菌數偏高或遭病原菌污染)或類過敏(組織胺偏高)現象。

與我聯絡

電子信箱:
主題:
內容:

影片蒐尋

訪客計數器

0408213
今天
昨天
本週
上週
本月
上月
總合計
208
578
786
403287
12445
11412
408213

Your IP: 18.217.228.35
2024-04-29 09:15

朱添鮮魚號臉書